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右旋糖酐(dextran)为高分子化合物,是蔗糖经肠膜状明串珠菌—1226(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发酵产生的脱水葡萄糖聚合物。临床常用的有中分子量(约70000左右,右旋糖酐 70),低分子量(约20000~40000左右,右旋糖酐 40或20)和由化学合成的小分子量(约10000,右旋糖酐 10;409代血浆)的右旋糖酐。临床上用其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的灭菌溶液,为无色或微草黄色略带粘稠性的液体,具有与人血浆同样的比重及含盐量,pH约为4~7。
中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右旋糖酐是一种胶体溶液,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而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它们还能阻止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从而改善微循环,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肾脏排泄时,在肾小管中不被重吸收,所以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小分子量右旋糖酐与中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右旋糖酐的作用相似,仅作用时间较短。
中分子量右旋糖酐,经静脉注入后,血中浓度在最初3~4小时内迅速下降,以后下降缓慢,24小时后已降到注射量的50%,3~4日内有50~70%自肾排泄。本品的扩充血容量作用,约维持12小时左右。低分子量和小分子量右旋糖酐,由于分子量较小,在体内停留时间也较短,易自肾脏排泄,其扩充血容量的作用短暂,小分子量右旋糖酐作用维持时间仅3小时左右。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为无色或微带乳光的澄明液体。
【来源】
右旋糖酐系蔗糖经肠膜状明串珠菌LM-1226号菌发酵后生成的一种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 经处理精制而得。由于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目不同,而产生不同分子量的产品。常用有中分子右旋糖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万)、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万)、小分子右旋糖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万)。
【作用与用途】
右旋糖酐为血容量扩充药,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增加血浆容量和维持血压的作用。能阻止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从而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本品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其排泄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关。当输入机体1小时后,中、低、小分子右旋糖酐分别自尿中排出为30%、50%、70%左右,24小时后分别排出60%、70%、80%左右。
临床上常用的有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做血浆代用品,用于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等。低、小分子右旋糖酐能改善微循环,预防或消除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亦有扩充血容量作用,但作用较中分子右旋糖酐短暂,用于各种休克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脑供血不足及周围血管病。
【制剂与规格】
右旋糖酐有如下注射剂:
1.中分子右旋糖酐(右旋糖酐70,Dextran7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万。制剂有:①右旋糖酐70葡萄糖注射液:6%,100ml、250ml、500ml(含葡萄糖5%);②右旋糖酐70氯化钠注射液:6%,100ml、250ml、500ml(含氯化钠0.9%)。
2.低分子右旋糖酐(右旋糖酐40,Dextran4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万。制剂有:①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6%、 10%,各为100ml、250ml、500ml、 (含葡萄糖5%);②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6%、10%,各为 100ml、250ml、500ml(含氯化钠0.9%)。
3.小分子右旋糖酐(右旋糖酐10,Dextran10):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万。制剂有:①右旋糖酐10葡萄糖注射液: 6%、 10%,各为250ml、500ml (含葡萄糖5%); ②右旋糖酐10氯化钠注射液(脉通):6%、 10%,各为250ml、500ml(含氯化钠0.9%)。
图1为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红色丘疹,甚至哮喘或过敏性休克。多在首次输入本品数滴至数毫升时,出现胸闷、面色苍白,以至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及时抢救一般可恢复,故初次滴注时,应严密观察5~10分钟,一旦发现症状,立即停用。
2. 发热反应:一为热原反应,可出现寒战高热。另一类发热为多次用药或长期用药停药后,出现周期性高热或持续性低热,少数尚可见淋巴结肿大、关节痛。
3. 用量过大可致出血,如鼻衄、齿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血尿等,故每日用量不应超过1500ml。
4.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有出血倾向者禁用,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右旋糖酐40】
右旋糖酐40为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水分而扩充血容量,因分子量较小,排泄较快,其扩容作用不持久,但本药能覆盖于红细胞表面,增加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不易聚集,并可使 聚集的红细胞解聚,从而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右旋糖酐还可包绕在血小板表面和覆盖在受损伤的血管内膜上,因而可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尚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右旋糖酐40主要用于各种休克,其中对失血性休克疗效优于右旋糖酐70,因其除扩充血容量之外,尚能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也可用于创伤、烧伤及中毒性休克,还可早期预防因休克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疾病如脑血栓形成、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动脉及静脉血栓、皮肤缺血性溃疡等。肢体再植和血管外科手术,可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并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再植成功率。
【右旋糖酐70】
右旋糖酐70作用与右旋糖酐40相似,但扩充血容量及抗血栓作用较前者为强。主要用于防治低血容量休克及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
【右旋糖酐10和右旋糖酐20】
右旋糖酐10和右旋糖酐20都属于小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1-2万,有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渗透性利尿等作用,类似右旋糖酐40,但改善微循环、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作用强于右旋糖酐40,主要用于急性失血性休克、创伤及烧伤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形成、脑供血不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也用于术前有低血容量以及硬膜外麻醉 后致低血压者的升压。
【注意事项】
1.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出血性疾病等患者禁用。心、肝、肾功能不全及活动性肺结核、有过敏史患者慎用。
2.注速据病情而定。如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注应快,必要时加压输注。中分子制剂每分钟注入20~40ml,低、小分子制剂每分钟注入5~15ml,俟血压上升后可酌情减慢。
3.首次使用时,注速宜慢并严密观察5~10分钟。不宜与全血混合输注,以免引起血细胞凝集和聚集。为血容量扩充剂,不能代替全血的作用。输注过程应注意调节电解质的平衡。
4.小分子制剂尚有利尿作用,有利于预防休克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不宜用于严重肾病患者。
5. 每次用量不宜超过1500ml,如用量过大易引起出血倾向和低蛋白血症。手术面渗血较多者及伴有急性炎症的脉管炎患者,不宜应用过多中分子制剂或使用低、小分子制剂,以免增加渗血或使炎症扩展。
6.输注本品可致血沉加快。
【参考资料】
1. 徐红,王开贞,王玉奎 主编.临床常用药物.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第209-210页.
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编;黄量 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十八 药物学与药理。
3. 实用药物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第940-9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