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背景及概述】[1][2]
喹诺酮类(Qu inolones,Q s)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母核为基本结构的抗菌药物,自1962年美国Lesher得到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以来发展很快,已广泛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诺氟沙星问世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F luo roquino lone,FQN s)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一场抗菌药物的革命,出现了很多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沙拉沙星、培氟沙星等,成为临床主要的抗感染药物之一,仅次于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相当,全球每年销售超过50亿美元,占抗感染药物总销量的13. 01%。
氧氟沙星(Of loxacin,OFL)系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又名氟嗪酸,是在喹诺酮类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均为氮(杂)双并环结构的基础上,在X - 8位为氟所取代,同时增加子并环,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于1982 年开发,属广谱抗菌药物,对细菌、支原体及部分厌氧菌有效,化学名称为( ±) -9 -氟- 2,3 -二氢- 3 -甲基- 10 - (4 -甲基- 1-哌嗪基) - 7 -氧代- 7H -吡啶并[ 1,2,3 - de]- [ 1,4]苯并噁嗪- 6 -羧酸,氧氟沙星为黄色或灰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苦味,微溶于水、乙醇丙酮、甲醇,极易溶于冰醋酸。在氧氟沙星的含量检测方法、药代动力学、药理药效学、毒理学、耐药性、抗菌后效应及残留等方面都有大量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
【药理作用】[3]
本品具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枸橼酸杆菌、志贺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沙雷杆菌属、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不动杆菌、弯曲杆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和沙眼衣原体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尚有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可与异烟肼、利福平并用治疗结核病。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厌氧菌和肺炎支原体也有良好作用。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的抗菌活性较氟哌酸强4~8倍。
【药代动力学[1]
氧氟沙星90﹪以上从肾脏以原形排出,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肝脏的代谢有限,生物氧化程度较少,体内消除较慢,消除半衰期是3. 6 ~ 6. 7 h;尿液浓度较高,人服用后尿液药浓度可超过10 μg /mL,且持续48 h以上。无论注射给药还是口服给药,氧氟沙星均吸收迅速、组织分布广泛、生物利用度高、抗药活性强。经测定鲤鱼单次混饲口服氧氟沙星10 mg /kg 体重,吸收1 h后平均血药浓度可达1. 12 mg /L以上,t1 /2ka =0. 622 h,t1 /2k =15. 964 h,Cmax =2. 776 mg /L,AUC =72. 934 mg /(L h)-1 。测定鲤鱼经前肠按20. 0 mg /kg 剂量灌入氧氟沙星,t1 /2ka =0. 24 h,t1 /2α =0. 30 h,Vd /F =5. 79 L /kg,t1 /2β =24. 27 h。对健康鸡和感染大肠杆菌与霉形体鸡的测定(10 mg /kg),健康鸡的t1 /2a =(20. 38 ±0. 10) h,t1 /2 =(4. 82 ±0. 47)h,AUC =(47. 08 ±14. 19) mg /(L h)- 1 ,Vd =(1. 57 ±0. 36)L kg- 1 ,且感染鸡与健康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年龄、种属、疾病、药物配伍和不同剂型与给药途径对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均有影响。有研究表明老年和年轻志愿者空服氧氟沙星,其AUC分别为32. 60mg /(h L)-1和27. 50mg /(h L)-1 ,达峰时间分别为1. 12 h和0. 91 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7. 08 h和4. 97 h。新生儿自身调节未充分发育成熟对药一般敏感,老年人体能下降而造成因年龄不同出现差异。动物在这方面尚无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推测应与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种属不同动物对药物代谢的差异很大,如前述鲤鱼和鸡服用10 mg /kg氧氟沙星后,t1 /2k a和AUC 的数据即可说明。健康动物对药物或食物的吸收、转化能力极强,疾病则影响药物的转化吸收与排泄。如肾功能障碍,氧氟沙星从肾排泄率下降,在体内蓄积。大鼠肾功能障碍时,血浆浓度显著升高,全身消除率下降40%。
【适应症[4]
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咽喉、扁桃体、尿路包括前列腺、皮肤及软组织、肠道及耳鼻科等部位的急、慢性感染。
【规格】[4]
片剂:50mg,100mg。注射液:每瓶400mg/10ml。滴耳剂:每支15mg/5ml,眼膏:3.5 g
【用法用量】[4]
口服:成人200~600mg,分2次给予。抗结核用量为每日0.3g,顿服。
滴注给药:每次400mg,每12小时1次,以适量输液稀释,滴注1小时。
滴耳剂:成人在中耳腔内每次点6~10 滴,1日2次;小儿在中耳腔内1次点5滴,每日1~2次。
【不良反应】[3]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眩晕、幻觉、头痛,也可出现震颤和精神不安、颜面潮红、皮疹、光敏及过敏性休克。可致肾功能障碍(BUN升高、血肌酐值升高)、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头晕、失眠等。孕妇、哺乳妇、幼儿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1]
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或研制成复方制剂被广泛应用。根据市场调查,部分省市已批准较多的复方氧氟沙星制剂,如氧氟沙星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氧氟沙星盐酸左旋咪唑片等,扩大抗菌谱,用于综合防治,尤其对其他抗生素疗效相对较差的链球菌、肺炎球菌属、支原体、厌氧菌属等有良好作用。常见的配伍用药有:①与黄芪多糖、板蓝根或千里光等抗病毒药配合,用于细菌、病毒性综合感染;②与安乃近或双氯芬酸钠、酮洛酚等解热镇痛药配伍,用于细菌性热症;③与鱼腥草、柴胡等中药配伍,用于暑热症;④与甲硝唑配伍,用于重症性厌氧菌感染;⑤与盐酸强力霉素、磺胺类药联合,用于血液原虫病;⑥与痢菌净、黄连素配伍,用于肠道性疾患。
氧氟沙星不宜与咖啡因、氨茶碱、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药和金属离子镁、铝配伍,因会增大其副作用,降低疗效。
【注意事项】[4][5]
一般注意事项如下:
1. 肾功能不足者应用本品可致药物蓄积,可致肾功能障碍(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值升高)、血转氨酶升高、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胃肠功能障碍,也可见过敏反应和中枢症状(失眠、头晕等)。
2. 孕妇禁用,授乳妇女禁用。
3. 对软骨发育有障碍,幼儿禁用。
其中滴耳剂注意事项如下:
1.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使用过程中发现过敏现象者应停药。
2. 点耳部位偶可引起疼痛现象。
3. 使用本品以4周为限,如继续给药应慎重。
4. 本品只用于点耳。
5. 本品一般只适用于中耳炎局限于中耳黏膜部位的局部治疗,如果炎症已漫及鼓室周围时,除局部治疗外,应同时口服抗菌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6. 本品使用时如果温度过低,可能会引起目眩,因此,使用温度宜接近体温。
【制备】[6]
以2,3,4-三氟硝基苯(2)为起始原料,经碱水解,与一氯丙酮缩合得醚酮(5),收率75~ 78% ; 再经雷尼镍还原,与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EMME)缩合; 再以多聚磷酸乙酯( PPE)或多聚磷酸为环合剂进行环合,以盐酸、冰乙酸进行水解,得羧酸物(9),收率75% 左右; 9与N-甲基哌嗪缩合、精制,得氧氟沙星,收率85% ,总收率50% 左右。
【主要参考资料】[6]
[1] 唐建华, 姜波, 刘昌林, 等. 氧氟沙星药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 2007, 41(9): 29-33.
[2] 易平贵, 俞庆森. 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J]. 药学学报, 2000, 35(10): 774-777.
[3] 临床常用药物
[4] 常用临床药物手册
[5] 全科医生药物手册
[6] 王训遒, 谭翎燕, 王斌. 氧氟沙星的合成改进[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3, 28(6): 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