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米格列醇是一种新型降糖药,是一种新的小肠α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由于作用机制为可逆竞争性抑制,因而该化合物并不完全抑制葡萄糖的吸收,而是延缓了葡萄糖的吸收过程,使消化道各区域对葡萄糖的吸收更加平均,从而平缓了餐后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所产生的尖锐血糖峰值。本品通过抑制α糖苷酶.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或抑制体内天然存在的抗胰岛素分子的物质胰高血糖素。临床用于非胰岛素依赖性(2型)糖尿病。
经静脉注射后可迅速完全地通过肾脏排泄,具有一定的肾小球滤过率,未发现其有任何代谢产物,并可迅速从血液中消除,其t。胆。为0.4~1.8小时,基本上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经口服后可被迅速吸收,低剂量时吸收完全,而高剂量(I>5 mg/kg)时,其吸收则会出现明显的饱和状态。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分布容积较低(0.3~0.8 L/kg)。对血脑屏障的渗透率极低,最终tl/2p为50~110小时,若重复给药,也只会引起轻微的蓄积。
本品主要在小肠上段吸收。大剂量(≥5mg/kg)吸收呈饱和状态,小剂量(25mg)完全被吸收,大剂量(100mg)吸收50%~70%。口服后2~3小时达血药峰浓度。蛋白结合率<4%。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在体内不代谢,口服后24小时内95%以原形经尿液排出,少量未吸收的药物经粪便排出。消除半衰期约2小时。
目前生产规模大多采用生物合成来制备米格列醇。米格列醇的生物合成法据文献报道大致有二条路线: 一是先由野霉素或1-脱氧野尻霉素产生菌产生发酵,制备获得野尻霉素或1-脱氧野尻霉素,然后再经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米格列醇,这是最原始的途径; 二是应用氧化葡糖酸菌转化制备米格列醇关键中间体N-取代-1-脱氧野尻霉素,其主要通过化学合成-生物转化-化学合成的方法来制备。
化学:去氧野况霉素类。治疗学:口服抗糖尿病药。妊娠分类:B。
主要用于治疗精尿病,尤其是餐后高血糖患行:起始剂量25 mg.rid,餐前口服。然后根据血糖调整用量,最大推荐剂量300mg/d。
片剂:每片25 nag.50 mg,100 mg。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3次给药,每次50毫克.于服药前和服药后每30分钟收集血样至3小时,绘制平均血糖浓度时间曲线。与对照组相比,服药后60~90分钟血糖下降最为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口服50毫克的米格列醇与口服300毫克拜糖平降低餐后高血糖及平均血糖浓度的作用相同。该药物在体内不被代谢,口服后经尿迅速排出体外。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口服该药对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血液参数都无明显影响。因此,老年患者、肝功能或轻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服用本品不需要调节剂量。
对本品过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明显消化及吸收障碍的慢性肠功能紊乱、炎性肠病、肠梗阻患者禁用。血清肌酸酐浓度高于20 mg/L的患者慎用。
①. 合用活性炭肠道吸附剂,含淀粉酶、胰酶等可分分解糖类的助消化酶剂可降低本品降糖作用,应避免合用。
②. 本药可降低雷尼替丁的疗效。
1. 空腹用药过量可出现低血糖。
2. 消化系统症状,如胃肠胀气、腹泻、腹痛。
3. 血液系统町出现贫血和血清铁浓度降低。
4. 可出现皮疹。
5. 与含淀粉酶、胰酶等可分解糖类的助消化酶剂合用,本品疗效降低,不宜合用。
6. 与活性炭等肠道吸附剂合用,可使疗效降低,不可合用。
7. 本品可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降低,两者合用,应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
8. 本品与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应予以注意。
1. 基本同阿卡波糖。
2. 单用本药,特别与其他降糖药合用时,均可出现低血糖,应予葡萄糖(单糖),不用蔗糖等双糖类进行治疗。
3. 对本品过敏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禁用。
4. 肠梗阻者、消化或吸收不良的慢性肠道疾病者禁用。
5.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不推荐使用。
6. 血清肌酐浓度高于2 mg/dL患者慎用。
7. 在感染、发热、创伤、手术等应激情况下,本品可能对降低血糖无效,必要时应使用胰岛素。
据国外报道,对1783例饮食控制同时服磺酰脲类降糖药疗效不佳的Ⅱ型DM患者,应用本品(每次50一100mg,每天3次)单独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及降低餐后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降低0.18%一0.75%,餐后血糖平均降低7.3%一21.1%(平均降低值为0.86~3.21mmol/L),空腹血糖平均降低6.8%~12.5%(平均降低值为0.56~1.08 retool/L),餐后胰岛素平均降低10.1%~20.5%。
本品降低餐后血糖和餐后胰岛素水平的疗效优于格列苯脲,且对空腹胰岛素水平无影响。国外的一项为期12个月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本品、格列苯脲和安慰剂组引起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46%和8%。
[1] 师海波,王克林主编,最新临床药物手册 3版,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01,第946页
[2] 田建华,田鹏霞编著,糖尿病吃喝调养有妙招,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6,第188页
[3] 王求淦主编,新编实用临床药物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09,第472页
[4] 黄峻,黄祖瑚主编,临床药物手册 第5版=Clinical handbook of drugs,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1,第1192页
[5] 解斌 董震海 王建忠 孙玖 吴素芳 徐文泉主编,实用新药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年02月第1版,第8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