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背景及概述】[1][2]
丙谷胺是最早发现的促胃液素拮抗剂,它和benzotript都是glutaramicacid的衍生物。丙谷胺,也是一种消旋化合物,其名称为(±)-5-二丙基氨基-4-苯甲酰氨基-5-氧代-戊酸,英文名为proglumide,收录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96页,为胃泌素受体的拮抗剂,化学结构与胃泌素(G-17)及胆囊收缩素(CCK)二种肠激肽的终末端化学结构相似。其功能基团酰胺基特异性与胃泌素竞争壁细胞上胃泌素受体,因而能明显抑制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对组胺和迷走神经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不明显。
能增加胃粘膜氨基己糖的含量,促进糖蛋白合成,对胃粘膜有保护和促进愈合作用,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促使溃疡愈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不发生胃酸分泌的反跳现象,治疗终止后仍可使胃酸分泌处于正常水平达半年之久。此外,丙谷胺还具有利胆作用,途径有三:①通过刺激胆汁酸非依赖性胆汁分泌,有利于排石和冲洗、疏通胆道;②改变胆汁中成石因素,使重碳酸盐浓度和排量明显增加,而游离胆红素、胆固醇以及钙离子的浓度降低;③通过拮抗CCK,抑制内生性CCK的促胆囊收缩作用而使胆囊容量扩充,使胆囊内胆汁成分稀释,从而可预防成石。丙谷胺常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目前,已报道的丙谷胺产品大多为消旋丙谷胺。消旋丙谷胺的每日给药剂量偏大,且其手性异构体混合给药也会加重肌体代谢负担。文献报道过采用酶拆分制备光学纯丙谷胺。尽管酶拆分具有很多优点,但该报道中酶拆分的转化效率较低,光学纯度也不够高,工业化实现仍然存在较多瓶颈因素。文献也报道了光学纯丙谷胺的全合成报道,但采用了多个保护与脱保护的步骤,技术路线比较繁琐。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解决本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亟需开发手性丙谷胺以及制备手性丙谷胺的简便方法。
【适应症】[3]
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如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
【规格】[3]
胶囊剂:200mg。片剂:200mg。
【用法用量】[3]
1.成人:口服给药,一次400mg,一日3~4次,餐前15分钟服用,连用30~60日,亦可根据胃镜或X线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时间。
2.儿童:口服给药,一次10~15mg/kg,一日3次,餐前15分钟服用,疗程视病情而定。
【药理作用】[3]
本品为胆囊收缩素受体和胃泌素受体拮抗药,其分子结构与胃泌素(G-17)及胆囊收缩素(CCK)两种肠激肽的终末端分子结构相似,故功能基团酰胺基能特异性与G-17竞争壁细胞上G-17受体,明显抑制G-17引起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黏膜氨基己糖的含量,促进糖蛋白合成,保护胃黏膜,从而改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促进溃疡的愈合。本品对因组胺和迷走神经刺激引起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不发生胃酸分泌的反跳现象,终止治疗后仍可使胃酸分泌处于正常水平达半年。因本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较H2受体拮抗药弱,临床已不再单独用于治疗溃疡病,但近来其利胆作用较受重视。
【不良反应】[3]
偶有失眠、瘙痒、口干、便秘、腹胀、下肢酸胀等,亦有短暂性白细胞减少和轻度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报道。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胆囊管及胆道完全梗阻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3]
1.经本品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患者,并不能排除胃癌的可能,故用药前应先排除胃癌。
2.用药期间应避免烟、酒、刺激性食物和精神创伤。
【药物相互作用】[3]
1.与其他抗溃疡药(如H2受体拮抗药)合用,可增强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而加速溃疡的愈合。
2.与吗啡合用,可增强吗啡的止痛作用和延长其作用持续时间。
3.本品可拮抗氟哌啶醇的作用使运动障碍加重,故治疗亨廷顿舞蹈病时两者不能合用。
【制备】[4]
1) N-苯甲酸答氨酸的制备
于100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谷氯酸钠50 g,水400 mL及适量NaOH.搅拌溶解,调pH 7~8,于2℃以下同时滴加苯甲酰氯37.2 mL和40%NaOH,控制反应温度在5℃以下,pH 8加毕.于5℃以下反应1 h,用30%HCI调pH 1.5,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N-苯甲酰谷氨酸粗品71.8 g,mp 134~140℃。
2) 丙谷胺的制备
取N-苯甲酰谷氨酸粗品60 g(10.24 mot),醋酐30 g(0.22 mo1).甲苯75 mL,加予500 mL三口瓶中,85℃反应30min,常压蒸至无液体滴出(甲苯回收套用),加冰水300 mL.二丙胺80mL待溶.在0℃反应l h,加乙酸调pH 4.5,搅拌,结晶,过臆.滤饼不经干燥直接加适量.蒸馏水、碳酸钠与活性炭于80℃脱色30Min,趁热过滤,滤液调pH 4.5,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精品39 g,mp l48~151℃,总收率53.79%
【主要参考资料】
[1] 消化系统病学词典
[2] 占伟;赖永新.一种手性丙谷胺的制备方法与药用组合物CN201510612887.4,申请日2015-09-23
[3] 新编临床药物学
[4] 李勤耕, 傅渝滨. 丙谷胺的合成工艺改进[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995, 5(1):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