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香豆素类药物是一类口服抗凝药物。它们的共同结构是4-羟基香豆素。同时,双香豆素还可以用于对付鼠害(啮齿类动物)。当初人们在牧场牲畜因抗凝作用导致内出血致死的过程中发现的双香豆素,意识到了这一类物质的抗凝作用,引起了之后对香豆素类药物的研究和合成,从而为医学界提供了多一种重要的凝血药物。 常见的香豆素类药物有双香豆素(dicoumarol)、华法林(warfarin,苄丙酮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新抗凝)。
香豆素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凝血因子在肝脏的合成。香豆素类药物与维他命K的结构相似。香豆素类药物在肝脏与维他命K环氧化物还原酶结合,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维生素K的循环被抑制。可以说香豆素类药物是维生素K拮抗剂,或者是竞争性抑制剂。含有谷氨酸残基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羧化作用被抑制,而其前体是没有凝血活性的,因此凝血过程受到抑制。但它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效。其抗凝机制与华法林相同。
口服吸收缓慢而不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99%。其血浆半衰期与剂量有关,为 10~30h,故起效缓慢而维持时间长。用药 1~3 天作用达高峰,一次给药作用可维持 4 天。
用于防治血栓形成及栓塞性静脉炎。用于血栓栓塞疾病。
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手术后 3 天内、严重高血压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1.用药期间应定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2.出血严重者用维生素 K 静脉注射以对抗。
常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胀气、痉挛性腹痛和腹泻,皮肤过敏及头痛等。
口服:第 1 天 0.1~0.2g,分 2 次。第 2 天起按维持量,每次 0.05~0.1g,每天 1~2 次。在治疗开始 1~2 天内,多与肝素合用以应急。
1.与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合用,可降低本品作用。
2.与氯贝丁酯、奎宁、奎尼丁、吩噻嗪类、甲苯磺丁脲、阿司匹林、水合氯醛、保泰松等合用,能增加其抗凝血作用。
本品为维生素 K 拮抗剂,为口服抗凝血药。其作用是通过与维生素 K 发生竞争性抑制,阻碍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从而起抗凝血作用。但本品对已形成的这些凝血因子无作用,因此应用本品后待血中这些凝血因子耗竭后才可显效,故本品作用出现缓慢,但作用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