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CAS号数据库 > 61790-13-4 > 61790-13-4 / 环烷酸钠的作用机理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61790-13-4 / 环烷酸钠的作用机理

性能与剂型

环烷酸钠是一种生物刺激素,工业品为黄褐色透明液体,带柴油气味,溶于水,呈乳白色,性质稳定,不宜用硬水稀释,对人、畜无毒。

剂型有40%水剂。

作用机理【1】

环烷酸钠可通过茎叶吸收传导,加强植株的生理功能和生化过程,促进植物细胞的新陈代谢,促使根系和输导组织发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少落花落果,以使植株茎秆粗壮,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环烷酸钠具有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效应,可提高根系吸收氮、磷肥与水分的能力,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同化产物的积累,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干旱或寒冷)的忍受能力。可通过茎叶吸收传导,加强植株的生理功能和生化过程,促进植物细胞的新陈代谢,促使根系和输导组织发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少落花落果,以使植株茎秆粗壮,结实率高,子粒饱满。一般使用浓度较低,与肥料混合进行根外追肥,比单用肥料追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效果更好。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对植物有抑制作用。

使用对象和使用方法 【2】【3】【4】

环烷酸钠可增强作物的生命力及抗病能力,促进根系发育,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主要用于水稻,也可用于棉花,红薯、黄豆,烟草等,增产作用显著。常用作乳化剂及温和洗涤剂,也用于制造环烷酸盐催干剂和用于金属加工。

1. 喷雾

(1). 40%水剂每亩75毫升,加水75公斤,在小麦扬花盛、末期或灌浆期喷洒,有增产效果;玉米在苗期、扬花期或授粉后喷洒全株,可旋果穗秃顶小,子粒饱满,千粒重增加;棉花叶面喷洒,可减少落铃,纤维增长;大豆在始花期喷洒,可提高结实率,红薯和马铃薯在幼薯期喷洒茎叶,增产效果显著。

(2). 40%水剂每亩38毫升,加水75公斤,在油菜春发或初花期喷洒,可促使增产,蔬菜在收获前20天喷洒,有增产作用。

2.浸种

40%水剂5毫升,对水5公斤,浸稻种5公斤。早稻浸48小时,晚稻浸24小时,可使稻芽粗壮,增强稻苗的抗寒能力。

3.40%水剂50毫升,加水0.25公斤,拌花生种2.5公斤,于播种前一天晚上拌,可使苗齐、苗壮,结果饱满。

4.涂抹

(1). 40%水剂5毫升,对水5公斤,涂抹玉米穗部,可使果穗秃顶小,子粒饱满,千粒重增加。

(2). 40%水剂5毫升,对水10公斤,涂抹或点滴西瓜幼果,可增加座果率,早熟、增产、味甜。

5. 喂猪

按每百斤体重每天喂助长剂1钱的比例计算用药量,拌在饲料中一次或分二次喂猪。能增进猪的食欲,长肉快,体重多增20—10%。

生产工艺【5】

1. 甘肃兰州炼油厂从炼油产品精制过程所排出的碱渣中,试验回收生物助长剂一环烷酸钠(简称为兰-701生物助长剂)。

其生产流程为:

环烷酸钠的作用机理

碱渣约含有5%左右的油脂,在常温下静止沉淀能析出一种黄色块状油脂,它对生物有抑制作用,必须用沉淀过滤法分离出来。

脱油后的碱渣用7.3~7.8%浓度为30%的硫酸进行酸化,酸化温度50~60℃,酸化时间15~30分钟,pH值2~3。

酸化后的酸化物沉淀15一30分钟,使它与硫酸钠溶液进行分层,并放出硫酸钠溶液。上层物多次进行水洗,以除去硫酸钠和部分中性油,水洗温度75~80。0,用水量为原料的4~5倍,pH值6~7。

皂化是决定产晶质量的关键。为得到浓度40%以上的皂化产品,要求温度70~80℃,皂化时间2小时,用水量为环烷酸钠量的1~1.1倍,用碱量为环烷酸钠的0.9倍。利用炼油厂的下脚废料—碱渣,生产兰一701生物助长剂,直接为农业服务,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兰-701生物助长剂,经过实践施于小麦、水稻、蔬菜等土壤,一般均能增产。但是它的使用时间还不长,使用方法、田问管理以及增产规律尚未完全摸清楚,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2. 将粗环烷酸减压蒸馏,经皂化、酸化处理得成品。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易于操作。

环烷酸钠的作用机理

注意事项【6】

1.该剂有时会出现少量沉淀,可先振荡均匀后,再对水使用。

2.该药作用迟缓,施药15天后方可见效,应提前施药。

3. 环烷酸钠(铵)要在晴天露水干后喷洒,切忌在中午前后使用。喷后8小时内下雨要重喷。

4. 使用浓度要适当,配制剂量要准确,防止浓度过高杀伤作物。喷洒茎叶要均匀,以叶面湿润为度。

5. 环烷酸钠呈弱碱性,切勿与酸性农药混用,如用喷过酸性农药的器械,应用清水洗净后再用。

毒性

本品对人畜无害,低毒,口服急性毒性LD50大鼠为6 810~9 260mg/kg,小鼠为7253~9260mg/kg。

参考文献

[1]毛景英,闫振领主编,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原理与实用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第66页

[2] 沈阳化工研究院情报组编,农药使用技术,农业出版社,1971年11月第1版,第307页

[3] 黄玉媛等编,精细化工配方常用原料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03月第1版,第557页

[4] 阎学兰,焦风山,张锦中,李怀德编,农村实用农药手册,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07,第249页

[5] 杭洲市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5年12月第1版,第179页

[6] 徐福寿主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02月第1版,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