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CAS号数据库 > 533-74-4 > 533-74-4 / 棉隆及氯化苦的土壤消毒方法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533-74-4 / 棉隆及氯化苦的土壤消毒方法

棉隆50℃以上对温度和湿度敏感,酸性介质中水解成二硫化碳、甲醛和甲胺,广谱性农药。

具有熏蒸作用的杀线虫剂,在土壤中分解出异硫氰酸甲酯、甲醛和硫化氢,对根瘤线虫、茎线虫、异皮线虫有杀灭作用。

此外还有杀虫、杀菌和除草作用,因此能兼治土壤真菌、地下害虫和藜属杂草,如马铃薯丝核菌、土杠磷翅目昆虫、叩头虫、五月金龟甲的幼虫等。

土壤熏蒸剂,硫代异硫氰酸甲酯类杀线虫剂,并兼治真菌、地下害虫和杂草,又名必速灭。该品在土壤中分解生成甲胺基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并进一步生成异硫氰酸甲酯。

能有效地防治线虫和土壤真菌,如猝倒病菌、丝核病菌、镰刀菌等,还能抑制许多杂草生长。

棉隆对棉花黄枯萎病、大姜茎基腐病、草莓根腐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作用原理:“棉隆”是一种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环保型广谱性综合土壤熏蒸消毒剂。

施用于潮湿的土壤中时,在土壤中分解成有毒的异硫氰酸甲酯、甲醛和硫化氢等,迅速扩散至土壤颗粒间,有效地杀灭土壤中各种线虫、病原菌、地下害虫及萌发的杂草种子,从而达到清洁土壤的效果!

棉隆及氯化苦的土壤消毒方法

使用方法:

1、先进行旋耕整地,浇水保持土壤湿度,每亩用98%微粒剂20-30kg/,

2、进行沟施或撒施,旋耕机旋耕均匀 ,盖膜密封20天以上,

3、揭开膜敞气15天后播种。

使用关键技术:

1 整地要细;

2 土壤湿度适中(40%-70%);

3 施药均匀;

4 使用正确的塑料布;

5 保持一定的覆盖时间;

6 确保敞气时间,无残留药害。

注意事项:

1、施用土壤后受土壤温湿度以及土壤结构影响较大,使用时土壤温度应大于12℃,12-30℃最宜,土壤湿度大于40%(湿度以手捏土能成团,1米高度掉地后能散开为标准)。

2、为避免土壤受二次感染,农家肥(鸡粪等)一定要在消毒前加入。

3、因为棉隆具有灭生性的原理,所以生物药肥不能同时使用。

氯化苦消毒

氯化苦作为熏蒸剂在土壤消毒处理中能防治真菌、线虫等土传病害。

是一种有警戒性的薰蒸剂,可以杀虫、杀菌、杀鼠,也可用于粮食害虫薰蒸,还可用于木材防腐、房层、船舶消毒,土壤、植物种子消毒等。

氯化苦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和催泪作用,能警示人而不至予中毒,并由于无残留,因而安全可靠。但氯化苦为高毒农药, 很容易引起人体中毒,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一般于作物定植前30天左右施药,其使用方法是田地深翻清除残渣后,用专门的土壤注射设备向地下注射氯化苦液剂,深度为15 cm,间隔750px,然后立即覆盖地膜,密闭熏蒸,一般熏蒸15天左右(依温度而定,温度高时间可缩短,温度低适当延长) ,再揭开地膜翻耕,待药液全部挥发后定植,每亩用药25-33公斤。

在此提醒广大种植户使用氯化苦进行土壤熏蒸消毒时要由机械化专业团队操作完成,施用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相关人员要穿防毒防护服配戴指定的防毒防护面具等。

前期准备

1.1 浇水

在土壤消毒前3~6天将待消毒的土壤浇透。粘性土壤提前4~6天浇水,沙性土壤提前2~4天浇水。如已下雨,土壤耕层基本湿透,可省去该步骤。

1.2 旋耕

浇水后,当土壤相对湿度为65%左右时,进行旋耕。旋耕时充分碎土,清除田间土壤中的植物残根、秸秆和大的土块、石块等。旋耕深度达到30cm左右,并整细、耙平,如施用农家肥,将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提前施入。(旋耕后土壤湿度保持在60%左右,衡量标准为手握成团、松开落地即散为准)

2、施药作业

2.1准备好药剂、施药器械、塑料薄膜、防毒面具(针对氯化苦)等劳保用具,落实好施药人员以及覆膜人员;

一般推荐用量为25~35千克/亩,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作物连作时间的长短和土传病害发生的轻重程度选择施药剂量,连作种植时间短,轻度发病的地块可推荐采用低剂量;连作时间长,重度发病的地块推荐采用高剂量。

2.2作业条件

氯化苦土壤消毒的适宜土壤深度是土表15cm以下,适宜温度为15~20℃。春、冬季施药,土壤温度至少在12℃以上,避免在极端气温(低于10℃或高于30℃)下操作,夏季尽量避开中午天气暴热时段施药。避免连雨天施药。

棉隆及氯化苦的土壤消毒方法

使用方法:

其使用方法是在田间布点开穴,用土壤注射器向地下注射氯化苦原药,深度为15 cm,然后立即覆盖地膜,密闭熏蒸15 d ,揭开地膜,待药液挥发后定植。与溴甲烷相比其防治真菌的效果比溴甲烷高近20 倍,在土壤中无残留,对作物无污染。但氯化苦存在土壤中易漂移,易被物质吸收,不易散发,对线虫和杂草防治效果差等缺点。

施药技术:“氯化苦”属于危险化学品,在施药技术、安全运输保管、专用施药机械、工具养护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具体知识要点、须知如下:

施药量

经试验表明,在防治草莓重茬病害时,每平方米使用30~50 克。重茬年限越长,使用量越高。通常草莓品种“全明星”和“丰香”抗病性较差,用药量应高,而“日本3号”、日本“19”、“达赛莱克特”较抗病,用药量可稍低。

土壤条件

首先,旋耕20cm深,充分碎土,捡净杂物,特别是作物的残根。因为氯化苦不能穿透病残体的内部,不能杀灭残体内部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很易成为新的传染源。土壤湿度对氯化苦的使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宜施药。

氯化苦土壤消毒特点

1、氯化苦是一种高效、广谱、具有警戒性的土壤熏蒸剂,对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害虫等均有杀灭作用。

2、作物种植3-5年后,由于土传病害,产量大幅度下降,氯化苦土壤消毒可恢复产量;

3、土壤消毒后可大幅度提高产量,经氯化苦土壤消毒后可增产20%-30%;

4、减少氮肥用量,氯化苦在土壤中可促进矿质态氮向铵态氮转化;

5、减少地上部病虫害,氯化苦对土壤中的害虫具有杀灭作用,间接的减少地上部病虫害发生;

6、减少田间杂草,氯化苦对土壤中的杂草有杀灭作用,可减少田间杂草生长;

7、提高作物的品质,经氯化苦土壤消毒后,可间接的减少定植后农药的使用,据相关数据统计可达50%;

8、可以连续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同时经权威部门检定分析在土壤及作物中无残留,对作物无不良影响,对地下水无污染,能很好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注药

施药方式

2.3.1手动注药

将药剂注入地表下15~30cm深度的土壤中,注入点间距为30cm将药剂均匀注入土壤内,每孔用药量2~3ml,边注入边用脚将注药穴孔踩实,操作人员须逆风向行进操作。

2.3.2 机动注药

将药桶置于专用的施药机械上,该机械需配置具有相应马力的动力装置,如拖拉机 等,将施药机械与相适应的动力设备连接后,将药剂均匀地施用于处理区的土壤内,注射通常是每隔30cm注射药液2~3ml,注射深度通常是15~30cm。

2.3.3 胶囊施药

将氯化苦胶囊(每粒净含量约4.0g)通过条施或者穴施的方法埋入土壤中,并掩埋。

2.3 覆盖塑料薄膜

为了防止药剂挥发逃逸,施药后迅速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周围用土压好进行密封。在塑料薄膜上面适当加压部分袋装、封好扣的土壤或沙子(0.25-0.5kg),以防止刮风时将塑料薄膜刮起、刮破,发现塑料薄膜破损后需及时修补。塑料薄膜应采用0.03~0.04mm的原生膜,不得使用再生膜。

揭膜敞气

在夏季,通常覆膜时间为7~14天,温度较低时,覆膜时间需要适当延长。

具体覆膜时间可参照下表:

棉隆及氯化苦的土壤消毒方法

揭膜后翻耕土壤,使气体散掉,排气(参照上表通气时间),确认没有残余气体,通过安全性测试,方可定植。

石灰氮消毒

石灰氮学名氰胺化钙(CaCN2),含氮21.5%、含钙38.5%。一般为黑灰色粉末,质地较轻,不溶于水,带有电石臭味。石灰氮施撒时粉末飞扬,污染环境,同时粉末状石灰氮比重小,施用时漂浮在地表面或水面上,易造成肥料的流失以及人畜的过敏、中毒。为了克服石灰氮的不良性状,目前已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其制成了颗粒剂,施用起来既方便,又安全可靠。

石灰氮的作用

(1)农药作用。石灰氮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氰胺和双氰胺都具有消毒、灭虫、防病的作用,可有效防治草莓立枯病、枯萎病等病害,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杀灭根结线虫。

(2)肥料作用。石灰氮是众多氮素肥料中一种不溶于水的肥料,其所含的氮素需要多次水解,才能变成植物可以吸收的氮素营养,因此,它是一种缓效氮肥,其氮肥肥效可持续长达3至4个月。

(3)石灰氮含38.5%的钙,能满足植物生长中对钙的需求,特别是对喜钙植物有显著的作用,有“果蔬钙片”之称。

(4)改良土壤和保护环境作用。石灰氮不含有酸根,是一种碱性肥料,能防止土壤特别是保护地土壤的酸化。

使用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的具体使用技术

(1)操作技术:将前作作物清理干净,亩均匀撒施腐熟栏肥2500公斤还可加饼肥100公斤、石灰氮25~50公斤,翻耕后,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如土壤过于干燥,适当进行浇水或灌水,保持土壤含水量70%以上;然后用农膜密闭覆盖(盖在地面),利用石灰氮分解中间产物和伏天高温及有机肥分解产生的能量进行土壤消毒。

(2)农膜覆盖时间要求为10~15天,覆盖时间越长效果越佳。揭膜后田间水让土壤自然吸干,然后亩撒施生物有机肥和化肥,用开沟机开沟作畦。间隔10天后方可种植草莓

(3)使用时间:7月下旬~8月上旬。

(4)使用注意事项:

①施用地点不能与鱼池、禽畜养殖场太近;

②撒施前后24小时内不要饮酒;

③撒施时要佩戴口罩、帽子和橡胶手套,要穿长裤、长袖衣服和胶鞋;

④撒施后要漱口,用肥皂水洗手、洗脸;

⑤未用完的石灰氮要密封,存放在通风、干燥处。6移栽前需做安全性检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