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利巴韦林,其化学名为Ι-β-D-呋喃核糖基-1H_1,2,4-三氮唑-3-羧酰胺。其主要抑制单硝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的活性,干扰DNA的合成,阻止病毒复制,对多种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交叉耐药性,无诱导干扰素作用,有免疫抑制作用,是广谱抗病毒药,1972年由Witkowski等合成,1986年美国FDA批准上市,限用于在气雾罩中治疗婴幼儿合胞病毒感染,1998年7月批准扩大适应证。
利巴韦林的生产有三种方法:发酵法、酶促法和化学法。
发酵法的弊端为必须每次培养菌体,培养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有多种副产物的积累,产率低,利巴韦林的分离纯化困难。专利CN1368553A中采用发酵法,虽然提高了目标产物得率,缩短了发酵周期,但仍然不可能解决发酵本身相对于合成周期长的固有弊病,另外还发酵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菌体退化和菌体环保处理难等缺点。
酶促法由Witkowski等首创(参见US Patent 3,976,545/1976)该法缺陷为需要的核糖磷酸不易买到,纯酶的价格昂贵。利巴韦林的产率受到核苷磷酸化酶活性的限制,以及以肌苷作核糖供体时,利巴韦林的产率都低于85%,其工业化也受到具体发酵原料和反应底物成本的限制。
化学合成利巴韦林的方法很多,例如〔J.Med. Chem. (1972),15. 1150-1154〕描述了在磷酸二(对硝基苯基)酯存在下,通过在160-165°C下的熔融3-甲酯基三唑和四乙酰基核糖的1 : 1混合物来制备利巴韦林。该方法有产率显著低于理论值、存在大量的副产物等一些缺点,使其几乎没有应用的意义。但是这类方法的操作步骤多,副产物多产率低,成本高。
一种优化的利巴韦林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A、以肌苷为原料,加入酸和催化剂I进行酰化反应,生成四乙酰核糖;
B、将步骤A的四乙酰核糖和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分别先用活性炭处理后,再将四乙酰核糖和1,2,4_三氮唑-3-羧酸甲酯混合均勻,然后加入催化剂II进行缩合反应得缩合物;
C、将步骤B的缩合物在氨和甲醇中氨解生产出利巴韦林粗品;
D、将步骤C的利巴韦林粗品进行精制处理得利巴韦林纯品。
所述步骤A中催化剂I是NaSiO3与Na2HPO4的混合物;所述的酸是醋酐、醋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步骤B中催化剂II是缩合催化剂,它是用活性炭处理的磷钨钼杂多酸,然后再用氨水对用活性炭处理过的磷钨钼杂多酸进行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