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禾耐斯是一种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通过幼芽吸收,其次通过根部吸收,在杂草内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芽和根的生长,而使杂草死亡,禾耐斯适合用于玉米、花生和大豆田除草,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年生阔叶杂草。由于在生成禾耐斯的过程中物料损耗大,而且原来的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本行业的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新的生产禾耐斯的生产工艺和方法,经过技术人员的长期研究人们发明了通过甲叉法生产禾耐斯,采用甲叉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三废的排放量,改善生产环境同时可提高产品纯度,因此采用甲叉法生产的禾耐斯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甲叉法生产的禾耐斯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人们致力于研究怎么提高其生产加工的收率。
50%、60%、90%乳油,20%可湿性粉剂,40%水乳剂。
内吸性酰胺类除草剂,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单子叶植物通过芽鞘吸收,双子叶植物通过下胚轴吸收传导,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如果田间水分适宜,幼芽未出土即被杀死;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后,随土壤湿度增大杂草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禾本科杂草子叶卷曲萎缩,其他叶皱缩,整株枯死。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活性高,反枝苋敏感,对藜、马齿苋、龙葵等双子叶杂草有一定防效并抑制生长,活性比禾本科杂草低,对大豆菟丝子有良好防效,大豆等耐药性作物吸收禾耐斯在体内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正常使用对作物安全。
禾耐斯为适用于玉米、棉花、花生和大豆田的芽前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在上述作物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54~72克/亩,108~135克/亩。
(1)杂草对该药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芽鞘,因此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只能作土壤处理,不能作杂草茎叶处理。
(2)该药的应用剂量取决于土壤湿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确定使用剂量。
(3)黄瓜、水稻、菠菜、小麦、韭菜、谷子、高粱不宜使用该药,水稻秧田绝对不能使用。
(4)未曾使用过的地方应先试验后推广。
一种新型的禾耐斯甲叉法生产工艺,该甲叉法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催化剂和稳定剂的作用下,使2-甲基-6-乙基苯胺与多聚甲醛在低毒的非芳烃溶剂环己烷、石油醚或环己烷和石油醚的混合物中脱水反应生成2-甲基-6-乙基-N-亚甲基苯胺(甲叉),转化率为97%以上(以2-甲基-6-乙基苯胺计),含量98%以上;产品不需要提纯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2)在非芳烃溶剂或无溶剂条件下,使制得的2-甲基-6-乙基-N-亚甲基苯胺与氯乙酰氯进行酰化反应,然后使酰化反应产物与无水乙醇反应得到粗产品,分离得到禾耐斯,转化率在93%以上(以2-甲基-6-乙基-N-亚甲基苯胺计),禾耐斯含量在93%以上。反应过程如下:
1. 对土壤的影响
禾耐斯是土壤处理剂,其直接归宿是土壤,因此对禾耐斯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
1)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通过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监测环境变化过程,可对其环境风险进行早期诊断:如真菌与细菌PLFAs组成丰度的相对变化,可用来评价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的土壤环境生态系统的恢复状况。禾耐斯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对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据报道:禾耐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50mgkg-1禾耐斯处理土壤中可培养真菌种群丰富度系数和种群结构均已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中部分原始主要种群被抑制或致死,导致谱带丢失,由于禾耐斯的富集效应使土壤中出现一些新类群;禾耐斯及禾耐斯-甲胺磷组合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黑土中细菌种群在分子水平上的丰富度,并使其种群组成和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禾耐斯-铜复合污染比其单一污染更能降低细菌总数以及固氮菌、硅酸盐细菌和矿化磷细菌活菌量;禾耐斯对黑土可培养真菌的影响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表现出由低浓度(50mgkg-1)时的刺激生长到高浓度(250mgkg-1)时的长期抑制效应;高、中浓度禾耐斯处理可使土壤可培养真菌种群丰富度不可逆地降低;因此,尽管禾耐斯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较短,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却是长期和不可逆的。因而不能因其毒性较低,降解周期短(5~7d)而过度或频繁施用。
2)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据报道,禾耐斯还可影响蚯蚓的生长,繁殖。
3)对土壤酶的影响:禾耐斯对土壤脱氢酶有一定刺激作用。禾耐斯在12d的处理过程中均促进供试土壤中脱氢酶活性(相对抑制率均小于0),其中在第3d和第12d时酶活性增加最多。
4)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禾耐斯对土壤呼吸强度具有刺激作用,在12d的处理过程中,对土壤的呼吸强度有促进作用,尤其在第6d时其对土壤呼吸强度的抑制率为-13.23%。另有报道,禾耐斯浓度达62.5~125mgkg-1时,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有一定抑制作用。
2. 对水体的影响
禾耐斯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引起社会关注,已有学者对水体中禾耐斯及其产物进行监测、研究。禾耐斯施入土壤后,在灌溉、降雨等条件影响下,可随
水迁移、淋溶:据报道,在大多数农业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能够监测到禾耐斯残留。由于禾耐斯是一种致癌物,为了最大限度防止禾耐斯对水体的污染,美国环保局规定,防止飞机喷洒禾耐斯,限制施用土壤类型,禁止向水体施用。但禾耐斯在水体中的迁移,除受自身性质影响外,还与其施用量、土壤性质、气候条件以及它在环境中的降解速度等因子有关,因此,能否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无定论,研究表明,由于禾耐斯水溶性较差,25℃时水溶解度仅为223mgkg-1,属于移动性较弱的农药,在旱田使用不易造成地下的污染。
3. 对人体和动物的影响
禾耐斯属低毒除草剂,但其原药可诱导培养的人体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交换;禾耐斯原药对大鼠、小鼠有致肿瘤作用,由于禾耐斯在大鼠的P450s酶系作用下可形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二烷基醌亚胺(dialkylbenzoquinoneimine)化合物,此化合物会使大鼠发生鼻癌、胃癌和肝癌的几率增加,故美国环保局已将禾耐斯列为可能对人体致癌的化学品。据报道,禾耐斯可诱变雄性鼠的微细胞,禾耐斯耐受上限(2000mgkg-1)增加副睾体脊尾精子的头部变异和雄鼠的生产力;禾耐斯对鼠鼻上皮细胞有明显的致癌性,增加鼻腺瘤的出现率,可改变非洲爪蟾的甲状腺荷尔蒙依赖基因的表达,增加非洲爪蟾和豹蛙(Ranapipiens)荷尔蒙诱导的甲状腺变形。
4. 对作物的影响
禾耐斯对作物的影响包括其对作物的外在药害(出芽率、株高、根长、生长等)及对作物内在生理影响(叶绿素含量、POD、SOD等)。当禾耐斯施用量过大或用在抗性较弱的作物上时,会造成严重药害。水稻对禾耐斯的抗性较弱,对水稻芽期和苗期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能出现叶片扭曲、畸形,枯死的现象;禾耐斯对水稻的苗长、根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土壤潮湿时,低剂量禾耐斯就会对小麦产生药害:小麦出苗缓慢,出苗率低,叶片扭曲,畸形生长。禾耐斯对玉米的生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玉米对禾耐斯抗性较强,合理施用不会发生药害。禾耐斯浓度高于31.3mgkg-1尿素500mgkg-1(过量),强烈抑制种子萌发,根的延长,甘蓝的胚轴长度,胚轴对禾耐斯的毒性最为敏感。甘蓝种子发芽的抑制率随禾耐斯和尿素的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禾耐斯对水稻幼苗的呼吸速率具有抑制作用;使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对POD和SOD酶的影响不显著。肖红研究表明,禾耐斯对小麦幼苗中的OD和SOD酶均有一定的影响。Alla对玉米的研究表明,禾耐斯的施用会使POD酶的活性升高。
[1] CN201410281697.4一种制备禾耐斯的方法
[2] 来源:农药经营使用知识手册
[3] CN200810097432.3禾耐斯的甲叉法生产工艺
[4] 禾耐斯的生态环境风险及其主要土壤行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