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CAS号数据库 > 31430-15-6 > 31430-15-6 / 氟苯达唑药理药性和临床应用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31430-15-6 / 氟苯达唑药理药性和临床应用

背景及概述[1][2]

为白色粉末,无臭,不溶于水,在稀盐酸中略溶解。为新型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对猪胃肠道内的多数线虫、绦虫及鸡胃肠道内的多数线虫等,均有极好的驱虫效果,对囊尾蚴、细粒棘球绦虫的未成熟虫体重复用药有效。驱虫机制,目前认为在于干扰虫体能量代谢。

本品系我国于1983年合成的新抗蠕虫药。本品对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的棘球蚴病和脑囊虫病有满意疗效。对多种蠕虫病, 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粪类圆线虫、华支睾吸虫、后睾吸虫及异形吸虫均有较好疗效,且对钩虫性皮肤移行症亦有效。此外,对疥疮病也有治 疗作用。人体对本品耐受良好。抗虫效力高,抗虫谱广,既可用于治疗单 一感染,又可用于治疗几种寄生虫混合感染。口服几乎不被肠道黏膜吸收,在3日内80%由粪便排出。

氟苯达唑为甲苯达唑的对位氟同系物。它不仅对胃肠道线虫有效,而且对某些绦虫亦有一定效果。国外主要用于猪、禽的胃肠蠕虫病。猪以治疗量(5毫克/千克),连用5天,对猪蛔虫、红色猪圆线虫、有齿食道口线虫、野猪后圆线虫、猪毛首线虫几乎能全部驱净,但对细粒棘球绦虫,必须连用10天,才能控制仔猪病情。

氟苯达唑药理药性和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2]

驱虫作用与甲苯达唑相同。本品对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的棘球蚴病和脑囊虫病有满意疗效。

其他作用[3-4]

氟苯达唑目前被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驱虫药广泛使用于对人类、啮齿类动物和反刍动物的胃肠道寄生虫控制。氟苯达唑为苯并咪唑的家庭成员之一,不仅具有苯并咪唑类药物的典型功能,同时增加的氟原子结构,赋予了氟苯达唑其它功能。例如最近有研究报道: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氟苯达唑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可减缓肿瘤细胞的增殖,延迟异种移植模型中肿瘤的形成。同时,氟苯达唑在结肠癌的治疗中还有抑制传统的化疗药物耐药的作用。而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耐药与肿瘤干细胞息息相关。罗茜等人的研究证明氟苯达唑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显著效果,提示氟苯达唑可以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

龙爽等人研究了氟苯达唑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氟苯达唑对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有效作用浓度;免疫荧光检测氟苯达唑对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经氟苯达唑及自噬抑制剂共处理后细胞凋亡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氟苯达唑可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并呈现药物浓度依懒性。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氟苯达唑促进HCT116细胞自噬。自噬抑制剂3-MA与氟苯达唑共处理结果表明,自噬抑制剂能够抵抗氟苯达唑诱发的细胞凋亡。结论氟苯达唑通过诱发结肠癌细胞自噬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

临床应用和适应症[2]

主要用于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口服: 0.2g/d,连服3日。治疗棘球蚴病和脑囊虫病,成人口服40~50mg/kg,bid,连用10日。

用法用量[2]

蛔虫病、钩虫病和鞭虫病:成人200 mg/日,连服3日。蠕蚴 移行症:成人200 mg/次,一日2次,连服6~8日。粪类圆线虫:成人 200~300 mg/日,3~4日为一疗程,间隔可用两疗程。旋毛虫病:成人 300 mg/日,连服5日即可消灭肠内成虫,但对肌肉幼虫则需1 500 mg/日, 至少连服2周方可收效。治疗棘球蚴病及脑囊虫病:成人口服每次40~ 50 mg/kg,一日2次,连用10日。治疗异形吸虫病和后睾吸虫病:成人口 服1 g/日,7日为一疗程,可用2~3个疗程。治疗华支睾吸虫病:成人口服 1 g/日,共7日。未愈者可2 g/日,再服7日。治疗盘尾丝虫感染:每周肌 注0.75 g,共5周。

注意事项[2]

1.对苯并咪唑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虫株,可能对本品亦产生耐药性。

2.休药期: 猪、鸡14天。

3.妊娠母畜禁用。

主要参考资料

[1]新全实用兽药手册

[2]临床实用药物手册

[3]罗茜. FDA批准的驱虫药—氟苯达唑靶向乳腺肿瘤干细胞[D].大连医科大学,2015.

[4][龙爽,杨菁,刘桦,宋海星.氟苯达唑促进结肠癌细胞自噬性凋亡的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12(06):662-66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