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马兜铃酸也被称为马兜铃总酸、增噬力酸或木通甲素,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癌性和肾毒性的硝基菲羧酸。这类有机化合物天然存在于诸如马兜铃属及细辛属等马兜铃科植物中,而这些植物曾广泛被用作中草药。
其实,国际医学界早在十几年前,已经对含有马兜铃酸药物喊停。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提出对马兜铃酸药物的药物警报。2002年,美国FDA下令禁止使用一切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随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先后宣布停止进口及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材。
2005年,《中国药典》取消了记录中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2012年,因其毒性强烈,所有的马兜铃酸类物质已被升级为1类致癌物。
不过,《中国药典》2015年版,有三种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仍在名单上,他们分别是天仙藤、马兜铃和细辛。
传统性中药的潜在毒性除了来源于中药本身对肝脏有损伤作用,所含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生物活性广泛外,还包括中药在生长、加工、炮制、运输等环节上受到污染或变质引起对机体的副作用;不遵循规范的误用、滥用;大部分中药的潜在肝毒性所具有的特异质型对个人遗传、不同体质患者的副作用。
中药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固有性肝损伤和特异质型肝损伤。固有性肝损伤的损伤程度与用药剂量成正比,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潜伏期比较短,个体间的差异化较小,比如服用朱砂安神丸的大鼠在出现急性肝毒性的同时也伴随着急性肾毒性的发生。特异质型肝损伤一般与药物剂量无关,与个体体质相关。它只对少数体质的机体产生肝毒性,发生机理复杂,还与药物、环境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