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盐酸哌仑西平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抗胆碱能药物,对胃壁细胞的毒蕈碱受体有高度亲和力,而对平滑肌、心肌和唾液腺等的毒蕈碱受体的亲和力低,故应用一般治疗剂量时,仅能抑制胃酸分泌,而很少有其它抗胆碱药物对瞳孔、胃肠平滑肌、心脏、唾液腺和膀胱肌等的副作用。剂量增大则可抑制唾液分泌,只有大剂量才能抑制胃肠平滑肌和引起心动过速。本品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本品对胃液的pH影响不大,主要是使胃液(包括胃蛋白酶原和胃蛋白酶)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胃最大酸分泌和最高酸分泌下降。
片剂(盐酸 盐):50mg。
口服:每次 50mg,每日2次,于早、晚饭前服。疗程4~6周。按病情需要 可增至每次50mg,每日3次。
肌注或静注:每次10mg,每 日2次,好转后改口服。
盐酸哌仑西平为一种具有选择性的抗胆碱能药物,对胃壁细胞的毒蕈碱受体有高度亲和力,而对平滑肌、心肌和唾液腺等的毒蕈碱受体的亲和力低,故应用一般治疗剂量时,仅能抑制胃酸分泌,而很少有其它抗胆碱药物对瞳孔、胃肠平滑肌、心脏、唾液腺和膀胱肌等的副作用。剂量增大则可抑制唾液分泌,只有大剂量才能抑制胃肠平滑肌和引起心动过速。本品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人口服、肌注或静注本品后,无论是基础胃酸分泌,还是由外源性五肽胃泌素、胰岛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均受到抑制。本品对胃液的pH影响不大,主要是使胃液(包括胃蛋白酶原和胃蛋白酶)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胃最大酸分泌和最高酸分泌下降。
盐酸哌仑西平为抑酸药。临床主要用于各种酸相关性疾患,如: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症、高酸性胃炎、应激性溃疡、急性胃粘膜出血、胃泌素瘤等。
口服吸收不完全,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0%~30%,与食物同服可减少吸收。血药浓度于2~ 3小时达峰值。体内分布广泛,除脑和胚胎组织外的所有器官和组织均有分布,其中以肝、肾的浓度最高。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0%~12%。体内很少代谢,85%以原形药从肾脏和胆道排泄。口服量的4%~8%从尿中 排出,90%从粪便排出。给药后 3~4日方能全部排泄,但未见有药物蓄积。半衰期为10~12小 时。
与剂量有关。常见有口干、视力模糊、便秘、腹泻、头痛、精神错乱等,一般较轻,有2%须停药。
对本品过敏者、孕妇、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如见皮疹,须即停药。
1. H2受体拮抗剂可增强本品的作用,明显减少胃酸的分泌。
2. 本品与普鲁卡因胺合用药效相加,合用可产生抗迷走神经作用相加,用药中应监测心率和心电图。
3. 本品与西沙必利具有拮抗作用,合用使后者疗效明显降低。
一种合成盐酸哌仑西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氯‑3‑氨基吡啶溶解在甲苯中,形成2‑氯‑3‑氨基吡啶浓度为2.5mol/L的甲苯溶液,搅拌均匀,缓慢加入叔丁醇钾,叔丁醇钾的用量为2‑氯‑3‑氨基吡啶的1‑3倍,叔丁醇钾的加入速度为5%‑10%/分钟,搅拌均匀,当反应体系呈红棕色,将相当于2‑氯‑3‑氨基吡啶用量1‑1.2倍的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以2%‑6%/分钟的速度滴加到反应液中,在50℃的条件下反应1‑2小时,TLC跟踪至2‑氯‑3‑氨基吡啶完全转化;反应结束后,再加入相当于当前溶液体积的1.5倍甲苯稀释反应体系,同时加入相当于2‑氯‑3‑氨基吡啶1%的醋酸钯和2%的联萘二苯磷,升温至11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去溶剂,抽滤,使用5%的N,N‑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进行重结晶,干燥得到环化中间体苯并二氮杂卓酮;
2)在环化中间体苯并二氮杂卓酮中加入2ml/g甲苯和相当于环化中间体苯并二氮杂卓酮1‑3倍量的三乙胺,在1小时内滴加相当于环化中间体苯并二氮杂卓酮1‑2倍的氯乙酰氯;滴加结束后升温至110℃回流5小时,回流结束后,过滤除去产生的氯化铵固体,收集滤液,再减压蒸去溶剂甲苯,加入与甲苯等量的乙腈溶剂,加入1‑2倍摩尔量的N‑甲基哌嗪和1‑2倍摩尔量的碳酸钠,回流24小时,停止反应,减压蒸去溶剂,减压抽滤,重结晶,干燥得到哌仑西平;
3)在哌仑西平中加入相当于其用量1‑1.5倍量的浓盐酸,密闭反应釜加热至120℃,控制体系压力为3MPa,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釜放气至常压,过滤并干燥得盐酸哌仑西平。
整个反应路线见下式所示:
[1] CN201210388731.9一种合成盐酸哌仑西平的方法
[2] CN201610609497.6一种盐酸哌仑西平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3] 实用药物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