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CAS号数据库 > 143-07-7 > 143-07-7 / 月桂酸的应用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143-07-7 / 月桂酸的应用

背景及概述[1][2]

月桂酸,化学名十二(烷)酸,茶叶香气成分之一,分子式:CH3(CH2)10COOH。有月桂油气味的白色晶粉,比重0.869(50°),熔点44℃,沸点225℃(100mm)。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和苯。占香精油总酸量:鲜叶1.40%,红茶6.97%,绿茶2.51%。

应用 [2-3]

1.纳米碳酸钙由于尺寸较小,故而可作为一种很重要的物料而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及涂料等工业中,但由于其表面能较高而容易导致其自身发生严重团聚,形成较大颗粒而失去纳米颗粒的特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纳米碳酸钙表面亲水从而导致其与有机介质的结合力较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纳米碳酸钙的应用。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有机表面改性。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是升温活化改性,能耗较大,可使用十二酸作为改性剂在室温条件下对纳米碳酸钙进行了有效的表面改性。在优化的条件(十二酸的量,5 %;溶剂,甲醇;改性时间,50分钟)下,改性后纳米碳酸钙产品的活化度达到91 %,这说明纳米碳酸钙表面几乎全部被有机酸包覆。改性溶剂甲醇在实验中可回收并重复使用,重复使用的结果并不明显影响最终产品的活化度,此举可以节约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改性剂十二酸量的增加,产品的活化度随之增加。在十二酸量为5%以前,产品的活化度增加较明显。在十二酸量为3.5%后,活化度变化较小。可能的原因是当有机酸量不足时,无法在纳米碳酸钙表面形成完整的有机包膜层,随着十二酸量的增加,产品的活化度逐渐地提高,当十二酸量为5%时,在纳米碳酸钙表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有机酸单分子层包覆层,继续增加十二酸的量,产品的活化度几乎无变化。因此,选用的十二酸的量为5%。

月桂酸的应用

2. 目前在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已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各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依据加工产品特点选用合适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口感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都有碾磨、破碎、加温、加压等物理过程,在这些加工过程中,食品容易褪色、变色,有一些食品固有的香气也散失了。此外,同一个加工过程难以解决产品的软、硬、脆、韧等口感的要求。因此,适当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可明显地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和口味的需要;而奶油味道是受大众普遍喜爱的一种味道,在奶油味食品的制作上,天然奶粉中奶油含量高,虽使食品的风味浓郁,并有良好的阻止状态,但美中不足的是产生了大量的热量,使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却担心热量超标。

CN200910184263.1提供一种奶油味的食品添加剂,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口味,同时满足人们崇尚安全、营养、保健等多层次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奶油味食品添加剂,它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以重量份数计为:丁酸0.5~1.5份、洋茉莉醛0.2~0.4份、十二酸2~3.5份、十二酸乙脂0.2~0.5份、丁二酮0.5~0.8份、丁酸丁酯0.2~0.7份、甲基香豆素0.3~1.2份、γ-十一内酯0.05~1.05份、香兰素2~5份、乙基香兰素0.5~2.5份、丁酸乙酯1~3份、甘油45~65份、丁酸戊酯0.5~2.5份、乙醇适量。工艺流程是:将上述各成分物质混合、搅拌均匀、灌装、灭菌、最后封瓶。

有益效果是: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有利于食品保藏和运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和提高了品质,而且能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收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产品奶油味的食品添加剂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可以投入到类似冰淇 淋、雪糕、饮料的食品中,不仅可大量降低奶油、奶粉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产品成本,而且丝毫不影响产品风味,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热量。另外,低价位、甚至无奶无油的“乳味冷饮”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也不小。但由于该类冷饮大量填充如淀粉、面粉、糊精等配料,使得奶味缺乏而大大影响了口感,所以可赋予产品真实浓郁奶香的本发明产品就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市场调查证明,本发明产品不仅在高端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而且在大众食品领域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不仅如此,在需要高温加工的如糖果、焙烤和炒货类食品中,本产品以其独特的“耐力”使得奶味“遇热弥彰”,能得到在冷饮食品中相同的效果。本产品即可满足人们对不同口味地追求,又满足了人们崇尚安全、营养、保健等多层次的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

[1] 中国茶学辞典

[2]鲍观良,郑荣辉.十二酸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室温工艺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9):28-29.

[3]CN200910184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