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CAS号数据库 > 102851-06-9 > 102851-06-9/氟胺氰菊酯的应用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102851-06-9/氟胺氰菊酯的应用

背景及概述[1][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速效、无臭、低毒、触杀作用强和残效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在农业和家庭除虫方面被广泛使用。近些年来,随着农业快速的发展,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需求在不断上升,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的提升。氟胺氰菊酯是拟除虫菊酯之一,研究表明其在人体和动物内分泌系统存在着危害,而且其可以在油面和植物表面可以存在13天以上。

氟胺氰菊酯通用名为Fluvalinate,也称之为Mavrik、马扑立克等。属于非环丙烷羧酸类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包含两个异构体成分,即(RS)-α-氰基-3-苯氧基苄基N-(2-氯-α,α-α-三氟-对-甲苯基)-D-(R)缬氨酸酯,其中有效成分是(S)-α-氰基-3-苯氧基苄基N-(2-氯-α,α-α-三氟-对-甲苯基)-D(R)-缬氨酸,简称(R,S)氟胺氰菊酯。

氟胺氰菊酯主要应用于棉花、果树、蔬菜、玉米、茶叶、烟草等作物上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在内的主要害虫防治,对卫生害虫如家蝇、淡色库蚊、德国小蠊等也有效。与其它菊酯相比,有显著的杀螨作用。

理化性质及结构[1]

氟胺氰菊酯别称马扑立克。ISO通用名称:tau-fluvalinate,分子式:C26H22ClF3N2O3,化学名称:(RS)-alpha-氰基-3-苯氧基苄基N-(2-氯-4-三氟甲基苯基)-D-氨基异戊酸酯。

氟胺氰菊酯具触杀和胃毒作用,是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可有效地防洽棉花、烟草、果树、观赏植物、蔬菜、树木和葡萄上的蚜虫、叶蝉、鳞翅目、缨翅目害虫、温室粉属和叶螨等,如烟芽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波纹夜蛾、蚜虫、盲蝽象、叶螂、烟天蛾、烟草跳甲、菜粉蝶、菜蛾、甜菜夜蛾、玉米螟、苜蓿叶象甲等。25~75mg/L可防治苹果、葡萄上的蚜虫,100~200mg/L可防治桃和梨树上的螨类害虫。。

氟胺氰菊酯的应用
氟胺氰菊酯

应用[3]

氟胺氰菊酯是一种高效广谱叶页施用的杀虫、杀螨剂,可有效地防洽棉花、烟草、果树、观赏植物、蔬菜、树木等植物上的叶蝉、蚜虫、叶螨等害虫。氟胺氰菊酯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目前,由于农业害虫抗性逐渐增加,农药单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逐渐下降,农药复配可以明显提高药效,并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

虽然农药的增效复配是扩大防治谱和提高杀虫速效性和持效性的有效措施,但是如何复配才可以提高药效使关键,采用氟胺氰菊酯和甲维盐两种活性成分复配的方案,在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以及螨类害虫方面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并且具有速效性高、持效性长,一药多治的优点,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更能有效的降低施药成本,减缓抗性的产生,减少制剂残留量,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配方如下:

将重量百分比为5%氟胺氰菊酯用10%白炭黑吸附后,再加入10%甲维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6%木质素磺酸钠、35%高岭土混合均匀,按照常规方法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活性成分重量比为15%。

制备[2]

先向三角瓶中加入0.5g(1.88mmol)的S-氰醇乙酸酯,再加入87ul(0.94mmol)BuOH、0.05mg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NOVO435)和10ml异丙醚,置于10℃摇床中振荡72h。然后将反应液浓缩烘干后,用20ml的混合溶液(由6ml水、14ml甲醇、6ml苯组成)溶解,分液取下层溶液,用10ml苯和甲醇的混合液(苯和甲醇体积比为7:3)萃取二次,蒸掉部分甲醇,加入EA除去水层,EA层干燥浓干得S-氰醇0.06g。

将1.31g(0.00444mol)菊酸先用适量EA溶解,再将其混合溶液加入到1.0g(0.00444mol)氰醇中冰浴搅拌。再依次加入0.90g(0.00444mol)DCC、0.05g(0.00444mol×10%)DMAP冰浴搅拌4h。过滤,向滤液中加入EA稀释至50ml,依次用5%NaOH、3%HCl各洗涤三次后,用饱和食盐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硫酸纳干燥,过滤,最后用预冷CH2Cl2洗涤后浓干即可得到1.66g手性(R,S)氟胺氰菊酯。

主要参考资料

[1]薛晓锋, 赵静, 邱静, 周志强, 李熠, & 张金振. (2005). 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蜂蜜中溴螨酯、蝇毒磷、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残留. 中国蜂业, 56(6), 10-12.

[2]严传鸣. (2003). 氟胺氰菊酯的合成. 现代农药, 2(1), 13-15.

[3]董盛月. (2009). 蜂王浆中氟胺氰菊酯与氟氯苯氰菊酯残留的提取净化及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食品科学, 30(8), 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