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癫痫(epilepsy)是一种以具有持久性致痫倾向为特征的脑部疾病。它不是单一的疾病实体,而是有着不同病因但又以癫痫发作这一临床表现为共同特征的脑部疾病状态。而癫痫发作(epilepsy seizure)则是脑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化放电活动所造成的一过性临床表现。
癫痫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1)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治疗(2)癫痫外科治疗(3)生酮饮食。其中AEDs治疗是癫痫治疗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方式,也是癫痫的首选治疗。但是目前AEDs都是控制癫痫发作的药物,并不针对引发癫痫的具体病因。AEDs的使用往往是长期性的,因此癫痫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控制癫痫发作,但更重要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代AEDs的鼻祖是溴化钾,其开始用于治疗癫痫的历史可追溯到1857年。不过化学合成药物真正意义上用于治疗癫痫应是1912年苯巴比妥的出现。直至上世纪80年代前,有7种主要的AEDs,称为传统ADEs。它们分别是卡马西平、氯硝西泮、乙琥胺、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和丙戊酸。80年代后陆续上市了多种新型AEDs: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加巴喷丁等。
新型ADEs的产生与发展正是源自于传统ADEs的效果和安全性不能满足癫痫治疗最终目的的矛盾。在后续多种新型AEDs中左乙拉西坦无疑是其中的明星分子。一经上市便吸引了癫痫领域的众多关注。
左乙拉西坦由比利时优时比(UCB)公司研发,属于广谱ADEs。
1999年在美国首先上市片剂,最初用于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
2003年7月批准其溶液剂上市。
2006年7月批准其注射液上市。同年,左乙拉西坦片剂在国内上市。
2008年,2008年9月批准其缓释片上市。
经过国内ADEs市场不断的更替变化,据PDB数据显示2018年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中左乙拉西坦以3.65亿元的销售额占据了AEDs市场的25.25%,排名第二位。
左乙拉西坦之所以能够成为新型ADEs中的明星分子,主要因其具有非常独特的分子机制,其控制癫痫的药理作用与已知的其他ADEs均不相同。人们期望它能够解决传统ADEs不能满足癫痫治疗最终目的的矛盾,它也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有效降低,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同时左乙拉西坦作为添加治疗药物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增加了用药范围,这是它能够快速占领市场的原因。相对左乙拉西坦而言,传统的ADEs虽然具有较好的控制癫痫的效果,但是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来说,常常发生多种不良反应,比如丙戊酸钠虽然具有很好的控制癫痫的作用,但是长期服用可能引起患者肝中毒和其它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选择抗癫痫药时需要了解其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进而恰当的选择药物,在确保癫痫控制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从药物本身特性来讲,理想的AEDs应具有以下特征:
1.半衰期较长,每日服药次数少
2.生物利用度完全且稳定
3.蛋白结合率低,并且呈饱和性
4.具备一级药代动力学特征
5.无肝酶诱导作用,无活性代谢产物。
1.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修订版。
2. 《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神经内科分册》2018年版。
3. 田国红, 赵忠新, TIANGuo-hong, et al. 左乙拉西坦——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癫痫新药[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6,25(10):782-785。
4. 王红梅, 王晓慧, 方方, et al. 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9):1753-1755。
5. 童晓欣 童萼塘. 抗癫痫药的发展史与新型抗癫痫药[J]. 医药导报, 2007(2):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