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2011年1月28日,记者从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获悉,该公司年产6万吨苯乙烯装置自2010年12月10日用国产新型协同阻聚剂替代进口产品以来,破解了长期困扰装置冬季使用进口协调阻聚剂的技术难题,苯乙烯装置的收率提高了1.92%,焦油中苯乙烯的含量下降40.2%,粗苯乙烯塔T401塔釜焦油聚合物同比下降17.4%,薄膜蒸发器E415的高分子聚合物同比下降了26.4%,苯乙烯装置的能耗和物耗大幅下降。这意味着我国协调阻聚剂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了解,中国石化锦西石化分公司年产6万吨苯乙烯装置采用催化干气制苯乙烯的工艺技术,于2007年11月一次开车成功。该装置在设计时专利商就指定使用进口美国公司的协同阻聚剂,但进口协同阻聚剂为水溶性药剂,凝固点只有-2℃,冬季使用时必须采用蒸汽进行拌热,否则药剂注入的整个系统就会“瘫痪”。新型苯乙烯协同阻聚剂是由北京斯伯乐科学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生产的新产品,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协调阻聚剂的被动局面。他们开发出的油基性体系的新型协同阻聚剂不含金属及卤素化合物,属于高效环保型阻聚剂。该产品具有极强的阻聚、抗氧、清净、分散和钝化功能,产品的凝固点低(-35℃),与介质的相容性好,使用方法和注入技术不同于进口剂。产品制备技术和使用方法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信息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