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CAS号数据库 > 62-44-2 > 62-44-2 / 非那西丁的说明书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62-44-2 / 非那西丁的说明书

概述【1】

非那西丁(Phenacetin,p-Acetophenetidine),化学名对乙氧基-N-乙酰苯胺、4-乙氧基-N-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苯乙醚,化学式为 C 10 H 13 NO 2 ,在室温下是白色有光泽的鳞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 137 ~138 ℃,沸点132 ℃ /4 mmHg,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乙酸、吡啶、氯仿等有机溶剂.

非那西丁由 Morse 于 1878 年最先合成,1887 年在美国上市,是市场上第一个合成解热镇痛药,常用于治疗头痛、发热、神经痛等. 但 1953 年发生的非那西丁致严重肾损害事件引起人们对该药安全性的警觉,而 1970 年出现的非那西丁致尿道癌事件使其安全性进一步受到质疑。由于非那西丁的毒性和副作用较大,该药已停止单独使用.目前,非那西丁主要用于和阿司匹林及咖啡因配伍,制成复方制剂 APC,用于解热镇痛.非那西丁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药物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及药品生产和新药开发上具有重要意义.

药效学【2】

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且解热镇痛作用缓和而持久。退热强度与阿斯匹林相似,而镇痛作用较弱。几无消炎、抗风湿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由于毒性较大,且已有作用相似、毒性较小的扑热息痛代替,故本品已不单独使用,仅和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巴比妥类药等制成复方制剂使用。

药动学【2】

口服迅速而完全,口服后约2h达血药浓度峰值,约30%与血浆蛋白结合,迅速分布于各组织中,但脑脊液中的浓度很低。主要在肝内代谢。大部分(75%~80%)在肝内去乙基而成为有治疗作用的扑热息痛;小部分去乙酰基而形成有毒性作用的对氨苯乙醚,使血红蛋白氧化为失去携氧功能的高铁血红蛋白,以致出现紫绀、缺氧等症状。~次给药持续作用时间约3-4h。

毒副作用

对胃肠道刺激较轻,很少诱发溃疡和出血,但常引起紫绀,尤以儿童为多。长期应用可发生溶血性贫血、损害肝脏与肾脏,甚至肾乳头坏死、尿毒症等。偶见烦躁、精神萎靡、出汗、呕吐、惊厥、自细胞减少、皮疹、剥脱性皮炎等。

作用机理【3】

口服易吸收,于1~2小时血中可达最高浓度,分布到各组织中,但脑脊液中浓度很低。约80%在肝内去乙基变为对乙酰氨基酚,故血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上升较快。另一部分则去乙酰基变为对氨基苯乙醚。对氨基苯乙醚和一小部分对乙酰氨基酚进一步变化成对氨基酚,为引起血红蛋白变性、溶血和肝损害的毒性物质。

非那西丁的说明书

非那西丁和对乙酰氨基酚,均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也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但对中枢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较强,而对外周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很弱,这可能就是该类药物几无抗炎抗风混作用的原因。

非那西丁作用徐缓而持久,一次给药可持续3~4小时,常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成药(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痛经等。治疗剂量时,不良反应较少,只在大剂量较长期应用时,可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尤以儿童多见。长期服用此药或含有此药的复方制剂,有可能损害肾脏,严重时可致肾乳头坏死、尿毒症等,应提高警惕。服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有时产生依赖性,有人认为可能与其中所含非那西丁有关。

作用

(1)系苯胺类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类似。

(2)消炎、抗风湿作用很弱,无疗效,对胃肠无刺激性,也不会引起凝血障碍。

(3)有类似抗利尿素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再吸收,对尿崩症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剂量 【4】

口服:成人,每次0.25~0.59,3~4/d(每日量不超过29),疗程lOd;2~3岁儿童,每次160mg;4~5岁,每次240rag;6~8岁,每次320mg;9~10岁,每次400mg;11岁,每次480mg,4h 1次。

药物相互作用【4】

本品可延长氯霉素的半衰期;与甲氧氯普胺合用可增加本品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总量:苯巴比妥可加速本品自体内消除。

用途

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无抗炎、抗风湿作用。在肝脏主要代谢为对乙酰氨基酚,小部分则去乙酰基而成对氨基苯乙醚,进一步代谢成亚氨基醌后能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量大时可出现紫绀,甚至严重缺氧症状,尤以儿童为多。长期或过量应用可发生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伤等。由于本品毒性较大,已被扑热息痛所代替,现仅用于某些复方制剂。

注意事项【5】

(1)治疗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很少,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皮疹有的可很严重,并伴有药物热和粘膜损害。

(2)非那西丁用量过大、过久,由于羟化代谢产物的作用,使胁氧化变成高铁胁,失去带氧能力,因而出现紫绀及其他缺氧症状,还能引起溶血性贫血。

(3)对乙酰氨基酚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最严重的急性中毒(10—15 g)反应是引起致死性肝损害。可用乙酰半胱氨酸或蛋氨酸解毒。

(4)这类药物长期应用还导致对药物的依赖和肾损害。

不良反应

对胃肠道刺激较轻。常引起发绀,尤以儿童多见。可损害肝脏、肾脏。可对血红蛋白产生毒性,诱发溶血性贫血。对视网膜亦可产生毒性。

参考文献

[1]曾琦斐.非那西丁合成方法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03):288-290.

[2]罗明生 高天惠 劳家华主编,现代临床药物大典,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第247页

[3]龙焜,临床药物手册,金盾出版社,1992年07月第1版,第383页

[4]张会明,璋轶主编;孙海,黄乃祥,郭恩洙副主编,临床新药特药手册,金盾出版社,2011.10,第294页

[5]孙增勤主编,新编麻醉药物实用手册,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4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