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植物体中,天然植酸(phyti cacid) 几乎不以游离形式,而是以植酸盐形式存在。这就是植物的高明之处--植酸以其分子中的六个磷酸基团来贮存磷元素,为了不让它随水流失,水溶性的植酸转变成水不溶性的植酸盐形式,才能将其中的各类营养元素保存下来,留待来年发芽激活后释放为芽苗的营养。
因此,谈到植物体中的植酸一般都不仅仅是指游离的植酸本身,它还包括植酸盐(phytate)。这些植酸盐是植酸与钙、镁、钾、钠、铁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盐(与若干金属离子)或单盐(与一个金属离子),其中的植酸盐复盐多以钙镁复盐形式为主,即肌醇六磷酸钙镁, 俗称菲汀。
对于豆类种子,植酸盐还会与蛋白质结合成“植酸-金属-蛋白质”复合物形式,这也是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植酸在植物源食物中含量较多,且主要储存于种子中。这些种子包括谷物、豆类、坚果等。以谷物为例,几乎所有没有经过精制的全谷物种子都含有植酸,只是在种子中的分配是不均匀的,植酸主要集中在谷物种子外壳及其胚芽部分。其谷皮和谷胚部分的植酸含量最高,而胚乳部分含量最低。这就是为什么粗粮比细粮的植酸含量高的原因。
大豆中的植酸分布就不像谷物那样集中在外壳。大豆种皮中几乎不含植酸,仅1%分布于胚芽,而99%的植酸都遍布于子叶,并存在于亚细胞结构蛋白体中。
大豆种子结构
植物体中广泛存在植酸,但不同食物植酸含量有高低。荞麦、麦类(麦片、麸皮等)、小米和大米中的植酸约为10 g/kg,高粱、花生约为30~40 g/kg,亚麻籽、葵花籽和芝麻约为30~50 g/kg,可可豆、核桃、开心果、腰果、榛子等坚果要大些约为60 g/kg,大杏仁高达90 g/kg左右。在植物的根和块茎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植酸。
除了坚果,大豆的植酸含量属于较高范畴,依据品种不同有所差异,约为15 g/kg。豆制品中也会保留不少植酸,特别是各种大豆蛋白质浓缩物。
各种含植酸的谷物、豆类和坚果
如前所述,植酸具有抗营养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将其去除。去除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 脱壳去除法
脱壳是最简单的去处植酸的方法,像小麦和大米,大部分植酸存在于种子的胚芽中和糊粉层, 再像玉米,大部分植酸只是存在于其种子的胚芽中,这类籽粒的植酸就可以通过脱壳来去除。显然,豆类不能通过脱壳来除去植酸。因为豆类植酸主要分布在子叶蛋白质体内。如果磨粉后再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来去除植酸又会导致蛋白质的损失。
2、 水焯去除法
目前,蔬菜中的植酸对人类而言是难以被利用的。再考虑到植酸对矿物质以及蛋白质的抵抗吸收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补钙、补锌等营养缺乏者,食用高植酸蔬菜前去除其中的植酸是相当有必要的。对于春笋、菠菜等叶类蔬菜,烹饪前先用水焯,除去大部分植酸、草酸等,再炒、拌、做汤等是比较合理的吃法。
顺便指出,春笋、菠菜中含有的大量草酸,主要以草酸钙和草酸钾形式存在。草酸钙不溶于水和胃肠液,不会被吸收,对人体不造成伤害,但是草酸钾溶解度很大,进入体内血液循环后,遇钙离子则形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造成对脑、心脏、肾脏等组织部位的伤害。所以春笋、菠菜等烹饪时应当先用水焯一下,以除去大部分草酸,
但是,水焯法去除植酸,只能除去水溶性植酸, 而对植酸的主要存在形式植酸盐几乎无效, 因为植酸盐不溶于水。因此,富含植酸的蔬菜即使是焯水后食用仍要注意控制摄入量。
3、 浸泡去除法
对于坚硬的干豆类,浸泡可以软化种皮、涨发豆体,一方面,浸入的水分使其中游离的植酸可被水介质溶出。另一方面,浸泡温度如果在45~60摄氏度,豆中的内源性植酸酶(phytases)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会被激活,这些酶可催化植酸水解。
浸泡法除去植酸简单方便,但是对不溶性植酸盐及其复合物的去除却很有限,因为它受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的影响。只有使用40摄氏度~60摄氏度的温水浸泡15分钟以上,才可以激活种子中的植酸酶以分解不溶性植酸盐及其复合物。而大豆结构紧实,水份渗入豆体需要较长时间,在较高温下长时间浸泡会引起发芽或腐败,这就决定了浸泡法难以高效分解不溶性植酸盐及其复合物。
泡豆水除了有植酸外,还有草酸、单宁、花青素、类黄酮等抗营养成份,它们有些涩味,因此泡豆水一般弃之,这样食用会更安全、口感更好,特别是对于身体瘦弱、缺锌贫血以及肾结石病人。
磷是生命的必须元素,而植物中的磷大部分存在于植酸中。如何打开植物体的这一“营养宝库”,让其中的磷元素转变成可以生物利用的形式,同时也释放其中的其它营养物质如矿物质、蛋白质等,这是值得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营养学家给出了以下方法。
1、蒸煮分解法
湿法蒸煮能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 使得植物组织软化。而植酸热稳定性不高,受热容易分解,特别是在压力蒸锅氛围中,植酸分解更多。干蒸也会使得植酸受热分解,只是相对于湿法蒸煮效率不高。
2、发芽分解法
发芽是分解植酸、提高谷物和豆类营养价值的常用方法。人们利用大麦、小麦和高粱酿酒时也往往要先进行发芽处理,以提高成酒品质和风味。发芽过程中,各种营养储备被调动出来,为根茎生长提供营养。其中的植酸也被内源酶水解并将磷元素释放出来。
对豆类而言,其植酸含量十分可观,加之分布在大豆本体内,在发芽过程中,其自身所含的植酸酶活性增强,从而将其所含的植酸分解。水解程度与植物自身的内源酶种类和数量有关,也与发芽过程中的温度及时间有关,大多数植酸酶最适宜的温度都在40摄氏度以上。从表1可见,在72小时的发芽过程中,三种豆子的植酸都在逐步降低,发芽72小时后降低最多,分别达42%、56%和46%。
发芽过程不仅可以释放出原来结合的矿物质和蛋白质, 还会产生新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 同时还能除去 “豆腥”味,发成的豆芽用以炒菜、凉拌、煲汤均可。
3、发酵分解法
这里所说的发酵,类似通常的酵母菌“发面”。将大豆磨成粉,再搭配一定的粗粮粉和精白面,和在一起,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成面团后做成的发糕。大量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中植酸的水解大大提高了钙、镁、铜、铁、锌的生物利用率。这种方法既去除了植酸,提高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又可以实现了黄豆和小麦粉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的互补,营养又美味。
应当指出,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酶的酶效决定了植酸的水解程度和水解速率,同时,发酵条件以及原料中的植酸含量也会影响到植酸的水解程度。相对纳豆菌发酵成纳豆,此法效率依旧是不高的。